龙寺景区

龙寺景区文化

与龙共舞人间天堂

龙寺名称由来

  成性寺,古称孚泽庙,又名龙寺。位于锡南军嶂山龙寺坳。这里环境幽静,自古以来为修身养性的佛门宝地。古人薛浮休作有《孚泽庙歌》,赞日

  神龙庙前百尺井,渊然无波色深靓。

  神物收藏杂蛙鼍,深夜时时出光景。

  若岁大早上不膏,东家西家鸣桔槔。

  禾黍就稿山岳焦,有祷即应苏氏劳。

  刲牛击豕兢奔走,共向祠前陈俎豆。

  合沓睢盱列巫祝,屡舞傞傞答神佑。

  红销蜡炬照盘筵,撞钟吹螺鼓渊渊。

  白头老叟拜且言,但愿明年还有年。

  传说南唐时期(960-975年),在这山幽谷中的这座古庙,有1048间房屋,但被一场大火全部烧掉了。至南宋孝宗淳熙初年(1174年),军嶂坞里孙氏捐助一块山坡地,重建寺庙,历时15年,至文林郎高可大任无锡县令时,寺庙建成。寺庙举行开光大典之日,县令高可大亲临典礼。传说开光大典的当天,有人看见一条大青蛇盘踞于前,忽又不见,就说这是龙神显灵。接着,大雨滂沱3天。于是,“龙神显灵,祷雨辄应”之说,一传十,十传百,使这寺庙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。以后,每年三月,无数善男信女,虔诚地祭祀庙中龙神,祈求风调雨顺。由此,附近百姓直呼其为龙寺。

  宋宁宗嘉泰年间(1201-1204年),县令会同军嶂山当地民众,请庙额于朝。开禧二年(1206年)农历九月初七,奉旨赐名为“孚泽庙”。“孚泽”之名,寓龙神施恩泽于民,保证年年风调雨顺,岁岁五谷丰登之意。据李纲手书的“孚泽庙碑记”,另一意为“孚泽而建也”,即该寺庙是靠近聚水之地而建造的。此外,该寺名还有另一说,因为明代建文帝避难于孚泽庙,是真龙天子造访过的寺庙,故后人称孚浮庙为龙寺。

龙寺名称由来

龙寺石刻文化

龙寺石刻文化

   

  李纲碑,指宋代大臣李纲于北宋重和元年(1 1 18年),奉宋徽宗兆估之命,手书的“敕宜赐孚泽庙牒碑”,俗称宋碑,为成性寺镇寺之宝。原砌于犬殿东壁,碑高1.6米,宽0.8米。碑上除刻有醒目的“敕宜赐孚泽庙额”文字外,碑身下侧刻有无锡县知县高可大记敕牒的申请及批准的经过。此碑在南宋开禧二年(1206年)刻成石碑,清光绪十一年(1885年),曾对此碑修缮过。碑身有裂痕多处,现存无锡市碑刻陈列馆。太湖山水城旅游度假区拟按拓件珍品复制该碑,并放置原处,向人们展示这一古文化的亮丽景点。

  一个皇帝对一座寺庙赐名,这可说是一件大事,足可说明当时的孚泽庙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。然而,由于当时正值金兵接连进犯中原,后来徽、钦父子两代皇帝皆被金兵俘虏,北宋灭亡。到了南宋,高宗(赵构)、孝宗(赵)先后降旨恢复前徽宗所赐的庙额,但没有落实到位,再经过光宗(赵悖)直到宁宗(赵扩)开禧二年(1 206年),前后跨越北宋、南宋两个朝代六个皇帝后,才把这旧事重提,刻成了《敕宜赐孚泽庙》碑。

  古代皇帝对寺庙赐名,其手续上有上奏、赐名、检准、降旨、刻碑,各环节缺一不可,因此要花好长时间。但人们尚未见过像“李纲碑”这样时间跨度长约80多年的。这又可说明孚泽庙不是一般的寺庙了。

再看写这碑文的不是一般文人,而是李纲(1083-1140年),宋代大臣,政治家,且有军事才能,今福建邵武人,曾随祖父李赓 迁居无锡,故号梁溪。徽宗政和年间进士,初任太常少卿,主管宗庙礼仪。北宋末年,他坚决主张抗击金兵,以尚书右丞相职亲自率领军民击退来犯的金兵,保卫了京城开封,是位抗金名相。但不久被排斥。次年,高宗即位,李纲复出任宰相,继续主张抗金收复失地,在职仅70天,又被排斥。后来李纲多次上疏,陈说抗金大计,都未被采纳。著有《梁溪集》,《靖康传信录》等。

  现存李纲碑上的文字确是李纲的手书,楷、行、草组合得一气呵成,文字布局疏密有致,笔法雄健大气,使人赏心悦目,可说是难得一见的宋代“金石录”。但也有人认为,李纲碑中的“开禧二年九月七日牒”一行牒文不是李纲手书,理由是字体显得瘦弱乏力,不同于李纲书法丰满刚劲之风,且年代落款章法为补白款式,据此推断这一行牒文为后人手笔补白。对于这方面的争论, 连同李纲碑的形成经过和文物价值,有待史学界进一步挖掘考证。但这丝毫不影响存世近九百多年的李纲碑的历史、文物价值。这块李纲碑,曾于1957年8月30日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保护的历史文物。“文革”期间,该碑被损。

李纲碑为竖写六行(五行大字、一行小字),练行带草,颇难卒读。现将竖写改成横排,字形规范(简体)化,介绍给读者:

  尚书省牒

  牒奉

  敕宜赐孚泽庙为额牒致准

  敕致牒

  开禧二年九月 日牒

  参知政事李右丞相太师平章军国事

  以上碑文占全碑五分之四的面积,碑的最下面五分之一面积为正楷小字,有好几百字,记载立碑缘由和经过。撰书人为无锡知县高可大。

  为帮助读者阅读理解李纲碑牒文,在这里特将碑中牒文解释如下:

  尚书省官署名,旧时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。尚书省与中书省、门下省合成三省,长官为尚书令。到了宋代,巾书、门下两省已成空名。李纲当时为尚书右丞。

   文书或证件,泛指公文。

   草古体“之”,意即“的”或“这个”。为与下一字链接,写成文章。

   同“勅”即皇帝颁发的命令。相传为宋徽宗颁发的命令,旧时也称“圣旨”。

   遵照执行。

   “凖”的简化,即准予。

   所以。

  参知政事 官名,唐初实际任宰相者偶用此名,宋以“参知政事”为副相。

  李右丞相 唐宋左丞总辖吏、户、礼三部,右丞总辖兵、刑、工三部之事,实际为六部尚书令的李纲,或许是写敕牒时的谦称,即“李右丞相”。

  太师 官名,原为高级武官,军队最高统帅;亦指辅导太子的官,即太子太师。当时李纲为尚书右丞,任亲征行营使(军队统帅),团结军民,击退金兵。

  平章军国事 官名,宋代有平章军国事之名,专以安置年高或望重之大臣,位在宰相之上

龙寺佛教文化

  成性寺,古称孚泽庙,又名龙寺。位于锡南军嶂山龙寺坳。这里环境幽静,自古以来为修身养性的佛门宝地。古人薛浮休作有《孚泽庙歌》,赞日

  神龙庙前百尺井,渊然无波色深靓。

  神物收藏杂蛙鼍,深夜时时出光景。

  若岁大早上不膏,东家西家鸣桔槔。

  禾黍就稿山岳焦,有祷即应苏氏劳。

  刲牛击豕兢奔走,共向祠前陈俎豆。

  合沓睢盱列巫祝,屡舞傞傞答神佑。

  红销蜡炬照盘筵,撞钟吹螺鼓渊渊。

  白头老叟拜且言,但愿明年还有年。

  传说南唐时期(960-975年),在这山幽谷中的这座古庙,有1048间房屋,但被一场大火全部烧掉了。至南宋孝宗淳熙初年(1174年),军嶂坞里孙氏捐助一块山坡地,重建寺庙,历时15年,至文林郎高可大任无锡县令时,寺庙建成。寺庙举行开光大典之日,县令高可大亲临典礼。传说开光大典的当天,有人看见一条大青蛇盘踞于前,忽又不见,就说这是龙神显灵。接着,大雨滂沱3天。于是,“龙神显灵,祷雨辄应”之说,一传十,十传百,使这寺庙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。以后,每年三月,无数善男信女,虔诚地祭祀庙中龙神,祈求风调雨顺。由此,附近百姓直呼其为龙寺。

  宋宁宗嘉泰年间(1201-1204年),县令会同军嶂山当地民众,请庙额于朝。开禧二年(1206年)农历九月初七,奉旨赐名为“孚泽庙”。“孚泽”之名,寓龙神施恩泽于民,保证年年风调雨顺,岁岁五谷丰登之意。据李纲手书的“孚泽庙碑记”,另一意为“孚泽而建也”,即该寺庙是靠近聚水之地而建造的。此外,该寺名还有另一说,因为明代建文帝避难于孚泽庙,是真龙天子造访过的寺庙,故后人称孚浮庙为龙寺。

  明朝天顺二年(1458年),孚泽庙方丈祖章,奏请改庙名,获准更名为成性寺。因古人有“龙腾致雨”与“龙能治水”之说,故寺以“成性”为名,意为要实现风调雨顺、年年丰收,只有依靠龙神才能获得。另一说是,明朝万历六年(1578年),皇上改赐该寺名为“成性寺”。
明朝穆宗隆庆六年(1572年),因寺已破败,比丘能遇发起重建成性寺。

  明朝神宗万历二十年(1592年),由方丈寂香主持了成性寺的整修工程。

  明朝万历四十年(161 2年)和清朝顺治年间(1644-1661年),成性寺增建了寺僧寮房和为善男信女“坐夜”而建的5间砖木结构楼房。

  清朝康熙年间(1662-1722年),方丈闻目主持扩建了成性寺正殿,使成性寺更为雄伟壮观。

  至上世纪50年代后期,在“大跃进”运动中,公社要建万头养猪场,急需大量砖木,拆毁了成性寺的水没娘娘殿。大炼钢铁运动中,寺内的天炉及其大小香炉均被敲碎后作为炼钢原料。在“文革”中,因为要造战备医院,将金刚殿和5间楼房拆除,至此,全寺仅存一座破落的大殿。

  1992年,成性寺被无锡市人民政府批准恢复为佛教活动场所,无锡市佛教协会派员进驻现场进行勘察定位和收集资料,着手修复工作。由于这座寺院荒芜将近40年,四处杂草丛生,几乎没有可用之物,因而施工难度很大,资金严重短缺。面对修复的种种困难,市佛协和无锡太湖山水城旅游度假区大力支持,多方协调,解决寺院修复中的资金等困难,并经相关部门同意,于1993年农历十月初一起推荐年轻僧侣能开法师上山主管修寺工作。在能开法师认真组织下,成性寺经过几年的建设,先后建成了大雄宝殿、地藏殿、观音殿、天王殿、大寮、斋堂等建筑,并完善了水、电、路等设施.从而使成性寺妙相庄严、三宝俱全,再传梵音、重现生机。

  2000年,太湖山水度假区利用龙寺坳良好的自然风光开发建设龙寺生态园。为配合生态园景区建设,成性寺募集资金重新翻建。地藏殿、大寮、斋堂均为二层仿古建筑。

  2006年初,成性寺又筹资建造藏经楼,至年底,一座崭新的藏经楼竣工交付使用。现在,成性寺设施齐全,僧人修学有素,佛事活动正常,呈现出深山古寺“花雨禅心寂,松风鸟语清”的祥和、安宁景象。

龙寺佛教文化

龙寺抗战文化

龙寺抗战文化

龙寺抗战文化

  静寿寺位于罩嶂山顶,明代崇祯年间(1628-1644年),由僧人陈望坡始建此寺。清康熙十四年(1675年)及二十一年(1682年)两次扩建。计有天王殿、真武殿、玉皇殿等25间殿堂房屋,山顶构筑起宏伟庄严的古建筑群,这在无锡地区实属罕见。寺院诱人不绝,香火常旺。

  1941年10月,侵华日军上山顶进静寿寺搜捕新四军太湖游击支队干部,结果连个人影也未见,恼羞成怒的日寇竞放火烧毁寺院。抗战胜利后,增煜法师赴上海募款,并在地方人士的支助下于1947年重建了五间大殿。正殿上方悬挂着时任国民党上海警备司令汤恩伯上将手书的“威镇群魔”匾额,1957年,无锡市政府拨专款修缮寺院。1985年,静寿寺遭狂风暴雨和雷击侵袭而倒塌,后拆除。

名人文化

  薛福成,字叔耘,号庸庵,清道光十八年三月十八日(1 838年4月12日)出生于无锡县西漳乡寺头村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。光绪二十年(1 894年)七月二十一日逝世,终年57岁,逝后葬于大浮军嶂。薛福成是清末外交官、改良主义政论家。先充曾国藩幕僚,后随李鸿章办外交,主张革新政治,振兴工商业。 1884年任浙江宁绍台道,在镇海参与击退法舰之战。1888年任湖南按察使。次年出任英、法、比、意4国大使,称赞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,其著作有《庸庵全集》等。

  薛福成墓位于生态园灵官殿北,占地约20亩。墓坛前耸立着一块碑刻,“清薛福成之墓”清晰可见。墓坛前两侧4棵中山柏及附近8棵龙柏长得生机盎然。墓园内有1 500平方米左右的月牙池,池深3米左右,周围都是石驳。一条便道把墓坛与一湾池水相连,并贯通与外界的联系,构画出了一幅山水相连、别致深邃的景观。游人进入墓园,一种庄严、肃穆的气氛油然而生。

名人文化

爱情文化

爱情文化

  如果你拒绝浩浩荡荡的车队,拒绝酒店里的觥筹交错,欣赏大自然里的一草一木,花红柳绿,不妨选择到龙寺生态园举办一个别样的草坪婚礼。

  布置色彩用白、粉、紫等绚丽的色彩,以颜色、鲜花、音乐为婚礼背景,再来几段小提琴曲作伴奏……经过一系列的精心装点,在阳光、草地之中与亲朋好友共同投入大自然的怀抱,享受大自然的气息。让大地、蓝天、阳光、绿草、鲜花,一同为你们婚礼做个见证。

中法象山文化

相传农历三月三为真武帝诞辰,十里八方的乡民都会来“龙寺”烧香祈祷。从农历三月初二晚上开始,善男信女就早早来到龙寺等待,赶着上个头香,以求得一整年全家人平安吉利。这是一年一度的民俗文化盛会,有祈福的人群、有好玩的民间玩具、好吃的传统美食、好看的民俗表演,不算奢侈的消费,却可以带来祥和、欢心和人们对过往的温馨回忆。

大圆满觉

  成性寺的大殿上,挂着一块大斋匾。上面写着“大圆满觉”4个大字。其中3个半字是金光灿灿的金字,唯独“觉”字的下半个“见”字,却是黑漆漆的黑字。据传说,金字是皇帝留下的御书,黑字是老和尚添上去的笔迹。

  传说朱元璋当了明朝开国皇帝后,心眼不好,把姓朱的皇亲国戚一个个封王。对身边的异姓功臣,却今天算计这个,明天算计那个。把老功臣清除得千干净净后,他才舒了口气,自以为从此朱家天下江山坐稳了。可是,偏偏窝里闹翻天。朱元璋原先打算把皇位传给大儿子,可是“黄梅不落青梅落”大儿子朱标早死。朱元璋袒护大儿子这房子孙,于是决定死后传位给皇太孙朱允炆。这个小皇帝朱允炆即位后,年号为建文,故称建文帝。朱元璋的龙子龙孙有一大排,都被封王,其中第四个儿子朱棣被封为燕王,封地就是现在的北京。燕王在诸王中实力最强,日夜想要争夺帝位。朱元璋在世时,燕王装得不声不响,暗地里却招兵买马,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。建文帝接位后,见许多朱姓王的实力不断扩大,怕发展下去后患无穷,就决定改革政治体制,召用齐泰、黄子澄、方孝孺等,准备逐步消除各朱姓王的实力。不料燕王朱棣心怀不满,带头出兵从北京打到南京,建文四年(1402年),南京城被攻破,建文帝只好乔装平民百姓逃走。亲阿叔叔赶跑了亲侄子夺取了皇位,改年号为永乐。永乐帝朱棣(死后称成祖)手段毒辣,不但将方孝孺等杀死,还株连九族,并且画了建文帝的像,下令在全国各地追捕建文帝,不斩草除根绝不罢手。

  建文帝走投无路,拼命往南方逃走,逃啊逃啊,一路逃到军嶂山军嶂坞,这里人烟稀少,发现荒山中却有一座古庙3这时,天色已晚,建文帝已跑得筋疲力尽,饿得天旋地转,壮壮胆子去寻寺里和尚,要求饱餐一顿并借宿一夜。龙寺里的当家和尚看见此人举止文雅。经过询问,得知他是“落难书生”,就干脆收留了他,让他在寺里当了个香火。

  老和尚也有点学问,一有空就喜欢找这个书生谈天说地,建文帝每次只是敷衍几句,不大开口。要他动动笔杆,建文帝倒是二话不说,百依百顺。老和尚常常要他抄些经卷,也有时要他写些揭帖,他字字秀丽工整,笔笔铁划银钩。老和尚看在眼里,喜在心头,因为寺里的大殿上少块斋匾,木料早准备好了,就是请不到写得一手好字的人,所以,一拖再拖地搁了下来,一直没有做成。和尚见眼前的书生可以帮他了却这桩心愿,就把此事说了,建文帝爽快地答应了下来。

  和尚选了一个黄道吉日,在大殿里焚香点烛,用两张供桌一拼,铺上一张宣纸,把书生请来。老和尚亲自磨墨,建文帝伏案挥笔,一笔一笔,写呀写呀,“大圆满觉”4个字刚写好3个半,突然,一个小和尚慌慌张张冲进大殿来,气喘吁吁地大喊:“师父师父,外面来捉要犯!外面来捉要犯!”老和尚全神贯注地在看书生写字,没有听清楚,回过头去说了句:“外面来个要饭的,有什么了不得的事情。”小和尚急得脸都涨红了,结结巴巴地回话:“县里派人来捉朝廷要犯呀!”老和尚这才听清楚,赶忙跨出大殿去,只见一官兵在眼前,为首的用雪白闪亮的军刀对准老和尚胸膛,喝问:“寺里有外来的陌生人吗?”老和尚面不改色的摇摇头。那个官兵指指大殿供桌上的纸笔,喝问:“谁在写字?”老和尚回头一望,殿上人影全无,就把自己手掌摊开,磨墨时沾上的墨迹,斑斑点点。官兵相信了老和尚的话,丢开老和尚在寺里到处搜寻,没发现一点蛛丝马迹,就离寺下山去了。

  原来,建文帝听到小和尚说:“来捉要犯。”心里一惊,在老和尚跨出大殿时,他急忙从大殿侧门逃出去躲进寺旁的竹林里。建文帝见竹叶稀稀拉拉的,就双膝跪下,对竹林磕头祷告:“竹叶竹叶,救救我急!”说也奇怪,只见片片竹叶立即长大,顿时聚成浓荫;只见竿竿青竹,立即长密,排成一道绿篱笆,把他遮得严严实实,无怪官兵寻找不到。

  建文帝不敢再回寺中,躲到半夜,偷偷独自下山,翻山越岭,在白旄村乘船逃到别的地方去了。

  再说成性寺老和尚打发官兵走后,重新回到大殿上,心里已猜出那书生的底细,只是再也找不到人了。最伤脑筋的是,宣纸上的“觉”字还缺少半个。老和尚从初一等到月半,年初等到年底,还是没有等到“落难书生”回来。老和尚没法,只得顺着笔势,在半个觉字下面凑写个“见”字。后来把字拓上斋匾,因三个半字是皇帝写的,漆成金字,和尚续笔写上去的漆成黑字。所以,至今在军嶂山一带还流传着“殿上人不见,纸上不见‘见’,龙寺老和尚,拼凑写斋匾”的传说。不过,成性寺大殿上原悬挂的“大圆满觉”匾已散失。现在的“大圆满觉”匾是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于1995年题写的。

  建文帝下落不明,史学家长期争论不休。有人说建文帝在宫中自焚而死;有人说建文帝确实驻足军嶂山成性寺;有人说,建文帝雇一渔船渡过太湖,在吴县穹窿山的皇驾寺隐居下来,从此与世隔绝。据1991年1月17日《文汇报》一篇文章中说,这个长达五百余年的历史悬案,已经初步得出结论。《文汇报》编辑徐作生经过7年考证,数度去吴县穹窿山实地勘访,找到了建文帝的遗迹、遗物和墓冢,这无疑是建文帝东逃的见证。

大圆满觉

茶果文化

茶果文化

  走进龙寺生态园的绿色果茶区,在这山谷外草木刚吐出细芽的时节,园内却已是春花斗艳,柳绿染云。一垄垄碧翠的茶树,尖芽齐绽,透出清香。这里的特色小气候与适宜植物生长的特质山坡地,造就了生态园里果茶四季飘香独特景观。3月初,春茶上市,直跨春、夏、秋三季;3月桃花盛开,4月李花如雪,5月石榴似火,樱花绽放;6月至8月,醉李、杨梅、水蜜桃相继上市;即使在冬天,也有四季常青的竹林和松园可供游客赏景。精心培育的“一品一色”果茶园盛产供市,游客可边尝鲜边自摘,其乐无穷。

门票预订
主题旅游
芦笛岩微信